近日,《风景园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风景园林》20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重庆举办。这本如今已成为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杂志,正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回顾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方向。本次会议由《风景园林》杂志社主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协办。《风景园林》第四届编委会主任、副主任、主编、副主编、编委,以及青年编委、特邀编辑、编辑部成员共 40 余人出席会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媚道设计主持规划设计师何昉教授作为《风景园林》创刊社长、编委会副主任受邀出席会议。
开幕环节由主编郑曦教授主持,《风景园林》编委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教授分别致辞,随后,创刊社长何昉教授和首任主编王向荣教授分别讲述了期刊的创刊与成长历程。
何昉教授深情回顾了《风景园林》杂志的创刊历程。改革开放初期,风景园林学科迎来蓬勃发展期。那时,刚走上大学教师岗位不久的他,其教研室主任是著名的孙筱祥教授(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之父),后来,孟兆祯教授(后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了风景园林系主任。经王世仁和孟兆祯教授推荐,香港华艺陈世民大师(重大校友,首批评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邀请他主持日本奈良中国文化村园林设计工作。项目经历极大鼓舞了他,使其立志深耕行业,与李如生、章俊华等二三位同窗策划创刊了《青年风景师》(李嘉乐先生题写)。《青年风景师》展现了青年风景师的才华与担当,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与蓬勃动力。
进入90年代后,风景园林学科发现出现起伏。受早年参与《青年风景师》创刊经历的启发,何昉等人萌生了将创办专业学术杂志作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突破口的想法。1993年起,张国强和贾建中先生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创办了两个内部刊物,一个是以业界信息交流为主的《风景园林通讯》,另一个是供学术研究成果交流的《风景园林汇刊》,并承担组织编辑与发行工作多年。
2000年前,由于挂靠单位调整,《风景园林汇刊》的编辑工作转到了信息委员会,后来何昉以《风景园林汇刊》为基础创办了《风景园林》杂志。2003年,学会信息委员会同志与何昉商量,希望提升这份内刊的影响力,何昉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负责改版提升运营工作。更令人振奋的是,与时任学会理事长周干峙院士汇报后,周院士不仅欣然同意,还亲笔书法刊名“风景园林”,字迹未干就交给了他。周先生亲笔题的字也成为后来《风景园林》正式创刊前后段时间的封面所用。
经过两年努力,2005 年,该内刊成功转正为正式刊物对外发行。作为创刊的关键人物,他组织了杂志首届理事会会议,吴良镛、周干峙、陈俊愉、孙筱祥、孟兆祯、甘伟林、王秉洛等学界权威出席。他本人担任首任社长,并特邀王向荣教授出任主编。杂志发展前期,由他创立的北林苑承担12年的发行费用,为杂志的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风景园林》杂志诞生于行业起伏期,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在杂志创刊后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各方努力,2010 年,风景园林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实现了学科发展的重要跨越,杂志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不断拓展的壮阔图景。
2025 年《风景园林》第四届编委会正式成立,社长刘志成教授主持了编委聘任仪式,编委会主任李雄教授、副主任王向荣教授和何昉教授,为主编、副主编,以及第四届编委会成员颁发聘书并留影。会议还组织安排了圆桌讨论环节,各编委一起展望未来,聚焦科技创新,关注读者友好,形成学术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本次《风景园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创刊 20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圆满落幕。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学界与业界的权威专家,既是对第三届编委会卓越贡献的总结,也为新一届编委会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四届编委会的成立,标志着《风景园林》将以更开放、创新的姿态,持续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为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与思想碰撞。